离退休教师
离退休教师
离退休教师

米辰峰(米晨峰 MI Chenfeng),男,汉族,1950年4月23日内蒙古托克托县城关镇出生。

外语:英语、意大利语,还有一点其他欧洲语言基础知识和借助字典简略释读能力。
学历:

1994/10/28-1996/02/08 通过国家教委EPT英语考试,考取意大利外交部奖学金,国家公派在意大利罗马大学文学哲学院,历史考古学和古代人类学系进修

1984-87, 通过国家教委出国预备硕士生考试,师从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长胡钟达教授,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获得世界古代史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研究。

经历:

1987/08-现在,365bet注册送钱历任讲师、副教授

1987-1989, 任历史系工会主席;    1987-1989, 任人大历史学学术委员会秘书

1997/03.-1999/03,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九五”规划100种新教材之一《世界古代史》的编纂工作,

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6 +587页,48万字,2001。

1999/04-2000/05,参与北京大学张芝联、朱龙华教授主持的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出版计划

《世界文明史》,撰写第一卷第五章“古希腊文明”;

2001/05-2007,参与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编的100集《世界历史》教学节目,独立撰写并讲解了其中30分钟的“希腊化时代”,央视6频道2008年1月6日首播。

2002年,应邀为美国旧金山大学在京举办的(纪念利玛窦)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翻译论文《清朝的玻璃制造与耶稣会士在蠶池口的玻璃作坊》。
 

2007/07/27-28, 出席中国翻译家协会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高端论坛宣读论文《西洋姓名的演变》

2007/03,出席国务院推广汉语办公室和人大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北京2007国际汉学大会

2005/08, 出席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第三届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第一届在南开大学(1988),出席第二届在东北师大(1997)。

2004/11/23-26,出席澳门利氏学社举办的“文化与法制:中国与西方传统”国际研讨会

2003/09/11-13,出席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举办的“基督教价值与人文精神”国际学术会

2002/11/27-12/1,出席澳门利氏学社举办的“宗教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1/10/14-17,出席美国旧金山大学在京举办的(纪念利玛窦)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8/09/10-17,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学系做“基督教在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讲座

1998/09/1-10,出席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第六届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7/12/06-1998/01/18,在意大利那波里东方大学亚洲系讲学

1995/08-1996/02,享受意大利罗马阿勒旦那方济格学院奖学金,在罗马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教史。

1995/12/14-16,出席意大利罗马阿勒旦那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Five Obstacles to Sino-Vatican Reconciliation,“中国与梵蒂冈外交修好的五大障碍”,获一等奖

2000/10/9-13, 出席济南,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8-2001年,连续4次出席中国社科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在京举办的学术年会
 

研究领域、教学课程: 世界古代史(侧重古希腊罗马史),意大利的历史与名胜古迹,

    英文史学名著选读,初级意大利语。

社会兼职:

   欧美同学会会员
     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2-7届理事

 

米辰峰主要论著目录(1992-2008)

[摘要]  1992年以来,参与撰写发表的论著3部 ,独立撰写的各类文章33篇;其中教材《世界古代史》是主编兼第一撰搞人,自撰25万字,占全书篇幅60%以上。论著用中文、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荷兰文等六种文字,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台港澳9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种学刊、文集、光盘和因特网上发表、转载、介绍(其中,中文和英文论著是作者独立撰写的,其它译文都是外国学术团体邀请外国学者翻译的);9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在科研、教学和书法领域获奖共计6次(其中2次1等奖:1995年出席意大利罗马阿勒旦那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Five Obstacles to Sino-Vatican Reconciliation “中国与梵蒂冈外交修好的五大障碍”,获一等奖; 1997年论文The Spread of Aristotle’s Political Theory in China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政治哲学论坛》发表以后收入当年SSCI。Republic and Autocracy: A Genetic Differentiating of the Cultural Crypto-genes between the Ancient Rome and China, Macau Ricci Institute Studies 4, Macau, April 2007, Macao.(共和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传基因考异),论文集《澳门利氏学社研究》第4卷,澳门,2007年4月出版;这篇中文原稿载于《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988-89年获得人大教学一等奖。1997、2007年两次获得人大优秀论文奖。

一. 论著:

《世界古代史》,主编兼第一作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6 +587页,2001。

参见书评:

1.       2001年8月7日,《光明日报》的“理论周刊”栏目,发表了题为 “人大新版《世界古代史》颇具新意”的评论员文章(可在《光明日报》网上检索)。该评论直陈“由米辰峰主编的《世界古代史》新教材广泛吸收了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颇具新意”;

2.       200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六版“大学”栏目,发表了题为“别出心裁的《世界古代史》”,其评价观点类似于《光明日报》,论述更加细致。

3.       山东《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发表了北师大历史系博士生陈德正的长篇评论 “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古代史新教材”,其评价观点也类似于《光明日报》。

二. 论文:

1. 亚里斯多德关于国家起源政体分类的学说,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世界史》1993年第8期全文转载

2.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47-52页。

3.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源流考,《文献》, 1994年第3期,北京图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

4. 李祺旧藏九成宫醴泉铭剪裱本复原整拓片工作札记,随附,“端方旧藏本日本三井文库现藏本九成宫醴泉铭无‘裂纹三’论断质疑”; 日本东京,萱原晋主编,《书道研究》,萱原书房出版;1994年第55号,第146-157页;参见报道与评论:日本东京,《书道美术新闻》,1994年5月11日第3-5版。

5. The Spread of Aristotle’s Political Theory in China

   5.1,(英译文第一版),载于意大利《古典与中世纪文化学刊》,1995年第38卷,第2号,第243-257页;罗马,意大利国际文化出版社;Rivista di Cultura Classica e Medioevale, Anno  = 38 \* ROMAN XXXVIII, №.2, luglio- dicembre 12/1995, p.243-257. Gruppo Editoriale Internazionale, Roma, Italia.  

5.2,(英文修订第二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政治哲学论坛》,1997年第25卷第2号第249-257页;美国加州Sage出版社;Political Theo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25, №.2, 04/1997, p.249-257; Univ.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Sage Periodicals Press, Thousand Oaks, CA, USA. 登上当年的SSCI,清华和人大图书馆都有其电子版收藏。

6.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理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7.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术生涯,《史学论丛》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源流新考,《史学论丛》论文集,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

9. Five Obstacles to Sino-Vatican Reconciliation(中国与梵蒂冈外交修好的五大障碍)

9.1, (英文版): 《鼎》,1995年第16卷,第95号,第3-21页;香港;Tripod, Vol.16, №.95, September-October 1996, p.3-21; Holy Spirit Study Center Press, Hong Gong

9.2,(法文版):Cinq Obstacles à la reconciliation enter la China et le Vatican,《亚洲教会,档案与文献》,1997年第1期,第235号副刊,第10-18页;巴黎,法国;Èglises d’Asie, Dossier et documents, №.1/97, Supplèment EDA №235, Janvier 1997, p.10-18; Les Missions Ètrangères de Paris, France.

9.3,(意大利文版):Cinque Ostacoli alla Riconciliazione Sino-Vaticana.《亚洲新闻》,1997年第3期副刊,第37-46页;米兰,意大利;Asian News, Supplemento a Mondo e Missione, №.3 del marzo 1997, p.37-46; Pontificio Istituto Missioni Estere (PIME), Milano, Italia.

10. “从二十四顷地教案的日期分歧看教会史料的局限”,

10.1,北京,《清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0.2,论文集《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0.3,荷兰文译本:Een blik op de beperkingen in het historisch material van de kerk,gezien vanuit het dispuut over de juiste datum van de jiao-an in Ershisi-qingdi. 由Gijs van Schie委托荷兰莱顿大学汉语系教师Anne Sytske Keijser翻译,供2001年4月22日在荷兰城市Nijmegen召开的会议使用。

10.4,比利时鲁汶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所长谭永亮2004年出版的专著《汉蒙交往及传教士的业绩,圣母圣心会在鄂尔多斯(河套)传教史,1874-1911》之中5次引用上述论文。我的新日期论点被他采纳,该书第529-532页若干内容和注释大多是参考我写成的。Patrick M.W.Taveirne, Han-Mongol Encounters and Missionary Endeavors, A History of Scheut in Ordos (Hetao), 1874-1911,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Belgium, 2004. pp.17, 21, 530, 531, 548.

11. 网上查阅世界古代史指南,北京,《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

12. 美国政府主编《中国研究》第四版的史学价值述评,美国,《新语丝》,2003年5月4日

13. 劳伦佐·瓦拉的生平与思想,开封,《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4. 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北京,《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5. 敢倡乱道却厚葬殊荣的瓦拉评传,论文集《基督教價值與人文精神:歷史、對話與前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6。

16. 瓦拉批驳《君士坦丁赠礼》的学术得失,开封,《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7. Republic and Autocracy: A Genetic Differentiating of the Cultural Crypto-genes between the Ancient Rome and China, Macau Ricci Institute Studies 4, Macau, April 2007, Macao.(共和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传基因考异),论文集《澳门利氏学社研究》第4卷,澳门,2007年4月出版。

18. 多元并存与分权制衡:古罗马社会结构政治机制初探,山东《烟台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19. 汉语译著中的西洋姓名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9第期全文转载

20. 共和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传基因考异,载于《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英译汉:E.B.库尔提斯 著:清朝的玻璃制造与耶稣会士在蚕池口的玻璃作坊,

1,《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2003年第1期。

2, 张荣主编 论文集《光凝秋水——清宫造办处玻璃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三. 评论:

1. 请勿乱吹世界之最,北京,光明日报,1992年10月9日,第2版。

2. 《辞海》(1989年版)世界古代史条目轶闻一则,沈阳,《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第3期第56-58页。

3. “‘蒋介石死不瞑目’刍议”,罗马,意大利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电子刊物《意外》1995年第1期。

4. 读邓小平祖坟墓碑的联想,香港,《镜报》,1997年第1期,第44-45页。

5. 美国著名学者魏扬波来京讲学,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

6. 永远铭记防治SARS慷慨捐躯的意大利医生乌尔巴尼:新加坡《联合早报》2003年5月15日发表;《上海译报》5月8日;美国《新语丝》和美国《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5月2日网页;香港《凤凰网》5月12日网页等7家网站转载(《新语丝》网上文本是作者原文)。其修订稿在北京《文物》2004年第1期再次发表。

四. 在书中的章节:

1.“希腊文明”,载于张芝联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第五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世界古代史教学要点,共六章,《面向21世纪的历史学12门主干课教学内容要点》,重庆出版社,2001 

3.“罗马内战(49-31, BC)”,吴春秋主编,《世界战争通鉴》,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4.“马拉松之战”;       4. “亚历山大继承者战争”;       5.“布匿战争”;

第3-5号属于《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条目,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5. “斯巴达”    7.“雅典的民主政治;”    8. “希腊波斯战争”;   9. “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第6-9号文章载于廖学盛主编,《世界历史知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第22-52页。

五,旧体格律诗:

1. 七律,书怨,1989年8月吟,2001年入选《光明日报》主办的“光明诗词网”。

2. 七绝,孺子马——为米子初四岁骑“父马”题照,1997年8月吟,2001年入选《光明日报》主办的“光明诗词网”,后入选《求是园诗词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外国报刊有关米辰峰学术活动的评论:

在芬兰赫尔辛基:1998年9月10-17日,我应邀前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学系做“基督教在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讲座,当地报纸SANA 1998年第42期增刊,在第10-11页用一个半版面,两张大幅照片,详细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米辰峰的学术经历以及在赫尔辛基大学讲学的情况。(Professori Mi Chenfeng on Kahdesti pelastettu mies, Sana, plus, No.42, Lokakuu,1998. p.10-11.)

在日本东京和亚太地区:论文“李祺旧藏九成宫醴泉铭剪裱本复原整拓片工作札记”,附:“端方旧藏本日本三井文库现藏九成宫醴泉铭无“裂纹三”论断质疑”,由东京群岛大学助教授泽田雅弘翻译为日文,在东京《书道研究》杂志,平成六年 (1994年) 第55号发表以后,紧接着东京《书道美术新闻》于1994年5月11日第4一5版发表了萱原书房评论员的评论:“九成宫唐拓本之‘全套本’完成”;评论前后附有作者米辰峰的肖像及其作品照片多幅。

   东京的学刊和报纸在中、日及亚太地区的考古学、文献学和书法史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复原整拓片精装甲种本已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多家中外收藏单位 (和个人) 收购了普通复制件。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a.首次用实例为使用早期剪裱本碑帖复原已经失传的早期整拓片提供了方法,为学者认识破损文物的原貌及相关文物的断代、辨伪提供了新的借鉴。

b.提出石质文物“风蚀度测算公式”:x=(a-b) / c,丰富了中国金石学的科学化方法。

c.尝试将古今文献的地震记载引入碑帖考证,用“外证法”考证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新断代结论。

  d.用“复原法”找出27个字证,对钱大听等乾嘉时期5名著名金石学家对日本现藏最珍贵的“端方本无裂纹三”判断提出质疑,受到了中国、日本学术界和舆论界的重视。

在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与中国友好协会,N.S.W分部机关《公报》1991年4月第227号,刊登了由参加过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化艺术学习班”(全英文教学)的学员蕾·韦伯撰写的评论文章:“在北京学绘画(包括书法)”:“Paintings in Peking by Rae Webber, Bulletin, No.227, April 1991, Australia and China Friendship Society, N.S.W. Branch,Sydney.” 这篇报道点名评述了米辰峰用英语讲授中国书法的方法和效果,配附了米辰峰赠送给澳中友协主席罗伯特•布郎先生的行草书作品“登鹳鹊楼”的影印件。
 

国内外获奖情况

 

1. 1995年12月16日出席意大利罗马阿勒旦那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Five Obstacles to Sino-Vatican Reconciliation “中国与梵蒂冈外交修好的五大障碍”,获一等奖

2. 论文《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1993-1998五年以来, 用中、英两种语文, 在三个学科四个国家和地区 (中、美、意、台) 的7种以上学刊、文集、光盘和网上发表、转载、介绍;两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96-1997年第二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获优秀论文奖。

3. 1988-1989年第一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全校教学质量评估中,获优秀奖(一等奖)。

4. 1988年6月参加“屈原杯”海内外书画艺术大奖赛,获优秀奖。

5. 1988年11月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人口报联合举办的“为了幸福的明天”全国书法大奖赛,获佳作奖。

6. 1989年8月参加第四届“峨眉杯”书画赛,获佳作奖。

 

论文《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在国内外的发表、转载、上网和得奖情况

1993-98年以来, 这篇文章用中、英两种语文, 在三个学科四个国家和地区 (中、美、意、台) 的10多种学刊、文集、光盘和因特网上发表、转载、介绍;两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一次获奖。概述如下:

1.       中文稿首次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发表。

2.       作者改写为英文:“The Spread of Aristotle’s Political Theory in China”,在1993年9月13-17日天津南开大学“中国首届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会议”宣读。

3.       1995年3月,其修订英文第一稿以“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首次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和中国文化大学合办的英文学刊Chinese Cultue, A Quarterly Review,Vol.  = 36 \* ROMAN XXXVI, №. I, 《中国文化》第36卷第1期发表。

4.       1995年12月,将1993年9月的英文原稿以“世界古代史论文”,在意大利罗马大学主办的学刊Rivista di Cultura Classica e Medioevale, Anno XXXVII, n. 2, 《古典与中世纪文化学刊》第37卷第2期全文转载。

5.       1997年4月,其修订英文第二稿以“政治学说史”论文在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 分校的学刊Political Theo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 25, No.2,《国际政治哲学论坛》第25卷第2期重新发表, 署名改为Michael C.Mi, 内容多有删改。

6.       1997年8月25-29日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第二届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会议”宣读在美国1997年4月发表的新版本。

7.       1997年10月, 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

8.       1997年12月, 应邀到意大利那波里东方大学进行学术讲座。

9.       1997年9月, 美国俄亥俄州的出版社“哲学家信息中心”, The Philosophers Informartion Center将本文的英文摘要编入大型专业工具书 《哲学家索引》, Philosopher’s Index, Vol .31. №.3。

10.   10多种世界著名文献数据库,例如《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等,都收录了本文。参见:http://www.gateway.ingenta.com/calispkuhttp://www.dialogweb.com/servlet

11.   1998年以后,西方多种论著列入参考论文目录,其较早的专著例如: Raymond Polin, Plato and Aristotle on Constitutionalism: An Exposition and Reference Source. St. John’s University, New York, 1998.

 

主持接待西方学者等外事活动

 

1.         2004年4月22日,主持接待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主任韩德力(Rev. Jeroom Heyndrickx, Director of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Louvain University, Belgium )来我校与历史系和清史研究所部分教师座谈,协商探讨中比学术文化交流协作的可能性。韩德力向大家赠送了他们的新书。

2.         2003年12月1日,与清史所杨念群共同邀请美国历史学家,美国纽约玛利诺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前研究主任魏扬波博士(Dr. Jean-Paul Wiest)前来中国人民大学,以“马相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Ma Xiangbo, Pioneer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为题目,给清史所和历史系的师生作了讲演。

3.         2002年4月20日,邀请并主持意大利-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高级顾问梁作禄(Angelo S. Lazzarotto, P.I.M.E)来校座谈,探讨建立和发展中意学术文化交流协作的可能性。

4.         2000年5月24日,邀请并主持美国历史学家,美国纽约玛利诺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前研究主任魏扬波博士(Dr. Jean-Paul Wiest,Center for Mission Research and Study at Maryknoll, New York, USA)前来365bet注册送钱,就 “当代西方国家基督教传教史著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讲演。事后,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发表了“美国著名学者魏扬波来京讲学”的报道评介。

5.         2000年4月19日,安排并主持接待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主任韩德力(Rev. Jeroom Heyndrickx, Director of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Louvain University, Belgium )来校与清史研究所所长成崇德和那仁朝克图座谈,协商探讨中比学术文化交流协作的可能性。

6.         2000年4月6日,邀请并主持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中蒙研究中心主任谭永亮(Rev. Patrick M.W.Taveirne, Director of  The Louvain Institute for Sino-Mongol Research, Louvain University, Belgium )来校讲“中国与蒙古的交流及传教士的活动,圣母圣心会在鄂尔多斯(河套)的历史”;同时邀请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古伟瀛来讲“《塞外传教史》 Mission Beyond The Great Wall 近期的编纂情况”。

7.         1999年7月,在南京大学参加纽约犹太财团资助的“犹太文化学习班”后,受学习班主办者南大徐新教授委托,担任全陪导游和翻译,陪同纽约大学Prof. Samuel Heilman及其夫人, Dr. Lifsa Schachter, Cleveland College of Jewish Studies及其丈夫一行4人周游北京两天。

8.         1999年6月22日,邀请并主持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主任韩德力(Rev. Jeroom Heyndrickx, Director of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Louvain University, Belgium )来校讲“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及其近年来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概况”

9.         1998年5月5日,邀请并主持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学系教授罗明嘉(Prof. Miikka Ruokanen, Faculty of Theology,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enland )来校讲“基督教与儒、释、道的差别”。

10.     1996年9月,应本校外事处邀请,为帮助本系教授毛佩琦接待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研究院教授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等一行2人做全陪翻译一天。

11.     1990年10-11月,受我校外事处委托,为来我校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班”的澳大利亚团队做全程导游兼翻译两天,参观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拜访著名书法家大康先生。

 

在国内外用英语讲课

1. 在芬兰赫尔辛基:1998年9月10-17日,应邀前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学系做“基督教在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2小时讲座,事后当地报纸用一个半版面两张大幅照片详细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米辰峰的学术经历”

2. 在人民大学:1996年9月,应外事处邀请,为来我校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班”的欧洲团队举办讲座“中西古代文化比较纵横谈”2小时。

3. 在人民大学:1990年10-11月,应外事处邀请,为来我校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班”的澳大利亚团队做“中国书法”系列讲座五周,每周两次,每课两小时,共计10小时。

 

相关报导:

·米辰峰老师近期学术活动(2007.9.6)

联系方式:

365bet注册送钱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100872 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
E-mail:
mikemi422@hotmail.com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2014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100872
<本站管理:admin>
备案号:京ICP备14032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