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注册送钱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1956年正式建系,“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复校后重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戴逸、李文海等教授曾先后主持历史系工作。1978年以来,尚钺、戴逸、李文海、王汝丰、顾学顺、赵淑慧、李世安、成崇德、黄朴民、李小树、刘后滨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为王大庆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科(门类)为国家一级学科点。在考古学和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历史学系具有全部八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随着国家学科目录的调整,2012年历史学门类分为三个一级学科,随后考古教研室独立建系,历史学系成为主要承担中国历史(历史学)和世界历史学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现有七个教研室,负责日常教学安排,按学科分列如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与专门史。研究机构主要有:秦汉史研究中心(孙家洲任主任)、唐宋史研究中心(包伟民任主任)、欧美史研究中心(孟广林任主任)、比较史学研究中心(徐兆仁任主任)等。
历史学是一个具有古老而恒久魅力的学科,具有无可比拟的多样性的研究对象和让研究者充分发挥个性的广阔空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是全国著名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最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了解人类的既往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并以历史自身鲜活的风貌和强烈的激情,给学生带来满足好奇心的快乐体验。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在教学上,历史学系强调夯实基础、扩展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出了实践教学的可行之路。
在科研上,历史学系重视学科内部的协调贯通,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目前,全系教师承担了众多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在秦汉史、唐宋史、环境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史、世界中世纪史、英国史、欧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等领域,具备了重要的学术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是国内外历史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舞台,与海外众多著名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历史学系近年来成功举办的学术会议主要有:“纪念尚钺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 2002)、“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3)、“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2004)、“《天圣令》研究——唐宋礼法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08)、“2009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实践中的唐宋思想、礼仪与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徐谓礼文书》与宋代政务运运行研究”(2013)、“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学术研讨会(2014)等。此外,由历史学系主办的“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